\u003c/a>\r\n","recommend":[{"base62Id":"8ltuvLQmtmj","url":"http://ah.ifeng.com/c/8ltuvLQmtmj","title":"網鏈灣區·“滁”新引力","commentUrl":"ucms_8ltuvLQmtmj","newsTime":"2025-08-18 09:40:44"},{"base62Id":"8la8EJHrvEx","url":"http://hb.ifeng.com/c/8la8EJHrvEx","title":"網友募合伙人在殯儀館賣咖啡 招租方回應","commentUrl":"ucms_8la8EJHrvEx","newsTime":"2025-08-06 08:49:08"},{"base62Id":"8lXKk6QPTLY","url":"http://hb.ifeng.com/c/8lXKk6QPTLY","title":"專業舞者、攝影師、雙非畢業生:在團播直播間就業","commentUrl":"ucms_8lXKk6QPTLY","newsTime":"2025-08-04 08:03:22"},{"base62Id":"8lXKk6QPTL8","url":"http://hb.ifeng.com/c/8lXKk6QPTL8","title":"實探印樂大師任20年方丈的白馬寺:基本無商業元素","commentUrl":"ucms_8lXKk6QPTL8","newsTime":"2025-08-04 07:51:57"},{"base62Id":"8lRemgeWBBH","url":"http://hb.ifeng.com/c/8lRemgeWBBH","title":"武漢一酒店推出“寵物陪睡”服務","commentUrl":"ucms_8lRemgeWBBH","newsTime":"2025-08-01 07:30:26"},{"base62Id":"8lPs2ctolsD","url":"http://sn.ifeng.com/c/8lPs2ctolsD","title":"葫蘆島一海洋樂園衛生間洗手池按時收費 0.3元15秒","commentUrl":"ucms_8lPs2ctolsD","newsTime":"2025-07-31 08:35:02"},{"base62Id":"8lO2PMISu6N","url":"http://sn.ifeng.com/c/8lO2PMISu6N","title":"江西一樹林發現被丟棄藥品?官方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commentUrl":"ucms_8lO2PMISu6N","newsTime":"2025-07-30 08:54:19"},{"base62Id":"8lMaTPL7YVB","url":"http://sn.ifeng.com/c/8lMaTPL7YVB","title":"廣東一高校碩士新生稱宿舍安排與招生宣傳不符","commentUrl":"ucms_8lMaTPL7YVB","newsTime":"2025-07-29 08:41:53"},{"base62Id":"8lHiRIqzkpw","url":"http://hb.ifeng.com/c/8lHiRIqzkpw","title":"千億縣“爆發期”將至 湖北領頭,浙江、山東緊追","commentUrl":"ucms_8lHiRIqzkpw","newsTime":"2025-07-26 08:01:53"},{"base62Id":"8lGp9WNL5Rb","url":"http://sn.ifeng.com/c/8lGp9WNL5Rb","title":"貴陽街頭一只猴子在高空走電線 網友調侃“猴子成精”","commentUrl":"ucms_8lGp9WNL5Rb","newsTime":"2025-07-25 09:10:23"}],"video":[],"asideAd2":"","asideAd1":"\u003ca href=\"http://www.cl0722.com/c/special/8kyaXFKokTo\" target=\"_blank\">\r\n\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29/5B6E23F2F6DEA1EA379BE6810CF99E42136F7005_size104_w300_h254.jpg\" width=\"300\" height=\"245\" border=\"0\">\u003c/a>\r\n\r\n\r\n\r\n\r\n","topAd":"\r\n\u003cdiv style=\"padding:10px 0 0 0px;\">\r\n\r\n\u003ca href=\"http://www.cl0722.com/\" target=\"_blank\">\r\n\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7/C0564EF990D0606C949C0DA6AEF2EF5C9E932666_size104_w1000_h90.jpg\" width=\"1000\" height=\"90\" border=\"0\">\u003c/a>\r\n\u003c/div>","floatAd":"","newsList":[],"logoAd":"\u003cstyle>\r\n\t.gmad{position: absolute;top:25px;left:580px}\r\n\u003c/style>\r\n\r\n\u003c!--\u003cdiv class=\"gmad\">\u003ca href=\"http://www.cl0722.com/c/8NlhlBk2REr\" target=\"_bank\">\u003cimg border=\"0\"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09/658FD9293D43F0EB012F173243F33C4795D90264_size2_w65_h25.png\">\u003c/a>\u003c/div>-->","infoAd":[],"chipObj":{"asideAd5":"160595","contentBottomAd":"160589","asideAd4":"160594","picNews":"195259","asideAd3":"160593","searchPath":"200-213-","hardAd":"160590","recommend":"195258","video":"195189","asideAd2":"160592","asideAd1":"160591","topAd":"160587","floatAd":"160596","newsList":"195188","logoAd":"160588","infoAd":"195185"},"hostname":"www.cl0722.com","docData":{"type":"article","noffhFlag":false,"fhhAccountDetail":{"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9505","catename":"鳳凰網江西頻道","logo":"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50/F86BD5D2B95579CB3A28BEFA8E62676479A3460F_size8_w200_h2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江西頻道是江報傳媒集團和鳳凰新媒體進行的一體化戰略合作","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9505","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9505","eAccountId":549505,"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53826662","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9505/media","newsTime":"2025-09-05 18:44:4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西"},"logo":{"logo":"http://x0.ifengimg.com/ucms/2020_35/69B1E601A7AD0653F3D9FD1E4E58B3DC986A1D1E_w322_h54.png","title":"江西"},"domain":"www.cl0722.com","base62Id":"8mOkqLjCxz1","breadCrumbdata":[{"url":"/shanklist/200-/","title":"地方站"},{"url":"http://www.cl0722.com/","title":"江西"},{"url":"http://www.cl0722.com/shanklist/200-213-216085-/","title":"贛鄱"},{"url":"http://www.cl0722.com/shanklist/200-213-216085-216088-/","title":"江西時政"},{"url":"http://www.cl0722.com/shanklist/200-213-216085-216088-216089-/","title":"新聞發布會實錄"}],"searchPath":"200-213-216085-216088-216089-,200-213-216113-216115-,200-213-216085-,200-213-216113-","title":"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newsTime":"2025-09-05 18:44:48","wemediaEAccountId":"549505","source":"","sourceUrl":"","author":"","summary":"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imagesInContent":[{"size":418,"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6B51C0BCB1765A5DD4B5FD78AB57268413845241_size418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43,"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5D111CD0AD186F507A100E6A3540AFEBF7EA0568_size443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39,"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36D214248877A26F1B293EF3C2A7CC96A78A30DB_size439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48,"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347AFEC3C2764B4694CB44F3BE6B8BFFC90B2E33_size448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52,"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82EDC0A2C2D5AD226C92BCCF98A568AE2C346D9_size452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377,"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6365343911138A96AD3FC26191158F35B5697CE9_size377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21,"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02FB54FCDE7AFB04657B8713FC58A4E60CDCCB8B_size421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56,"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2E16964D9FA4D7C95AF0D93E831E24584CAD61B5_size456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385,"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CF4C54F48B1F47DC8C75583A3382CAF9A727D74_size385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50,"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F1BF05729D51C3A4489C89C0B952EB26C826604_size450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46,"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A9F80BDA36BEEDFA290CD32811A8375CC59DB7F_size446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64,"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12B7184FD0161B165B014ED3892E4B1A5120032D_size464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37,"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0AC7C959D7A6675D0258AA0FF45F32D1A1D02DD4_size437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73,"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2EB769ABCED0750B786FF1B71ECC59F87398FA62_size473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38,"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A61B0ADB9A780ED74923B39FFFB9E093DE7C22ED_size438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73,"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3785F490050B9C18A98DAC880CA760F91943C1B_size473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52,"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E165BE123435280C2DD3B4AABE4007B19D17B25D_size452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71,"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44CC84F7BEA29873AE9C2580D83BAE776EF7DE2_size471_w721_h406.png","height":406},{"size":458,"width":721,"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C4B35ABEA6EA6582405B4D0481279B1E9FA84C8A_size458_w721_h406.png","height":406}],"bdImg":"http://d.ifengimg.com/w121_h75_q90/x0.ifengimg.com/ucms/2025_36/6B51C0BCB1765A5DD4B5FD78AB57268413845241_size418_w721_h406.png","pcUrl":"http://www.cl0722.com/c/8mOkqLjCxz1","url":"http://www.cl0722.com/c/8mOkqLjCxz1","commentUrl":"ucms_8mOkqLjCxz1","skey":"f1f65e","voteId":"ucms_8mOkqLjCxz1","isOriginal":"0","contentData":{"contentList":[{"data":"\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6B51C0BCB1765A5DD4B5FD78AB57268413845241_size418_w721_h406.png\" alt=\"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均由 省政府網黎穗 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均由 省政府網黎穗 攝)\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u003cstrong>江西有聲新聞發布廳第1255期:\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a href=\"http://www.cl0722.com/c/special/8mLNpS2UxwO###\" target=\"_blank\" ifengapp-data=\"%7B%22type%22%3A%22web%22%2C%22url%22%3A%22https%3A%2F%2Fwww.cl0722.com%2Fc%2Fspecial%2F8mLNpS2UxwO%23%23%23%22%7D\">\u003cstrong>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u003c/strong>\u003c/a>\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直播團隊】\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總監制:蘇越 直播統籌:李夢麗 信息采集、提問:黃子怡 攝像:程曲\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直播熱線:0791-86847839\u003c/span>\u003c/p>\u003cp>9月5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聯合舉行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出席記者見面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主持新聞發布會。\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5D111CD0AD186F507A100E6A3540AFEBF7EA0568_size443_w721_h406.png\" alt=\"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各位記者朋友:\u003c/p>\u003cp>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記者見面會。\u003c/p>\u003cp>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長期以來,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扎根教育一線,潛心教書育人,為推動我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強省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業績突出的先進典型。\u003c/p>\u003cp>今天,我們有請到四位優秀的教師代表,請他們圍繞“弘揚教育家精神 彰顯贛鄱名師風采”與大家交流。他們是: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老師,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老師,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老師,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老師。\u003c/p>\u003cp>下面,我們有請四位代表依次作一下自我介紹。首先有請肖惠文老師。\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36D214248877A26F1B293EF3C2A7CC96A78A30DB_size439_w721_h406.png\" alt=\"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肖惠文:\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大家好,我是肖惠文,一名90后音樂教師,來自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也是電影《音樂課》主角的人物原型。2014年我大學畢業,2017年選擇扎根鄉村教育一線,在水槎鄉已經堅守了8年。為了讓山區孩子也能接觸到專業的音樂教育,我把竹笛帶進課堂。我用趣味游戲教孩子們認音符,帶孩子們走進竹林聆聽笛音,一起動手制作竹笛,讓孩子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樂器。現在,走進水槎鄉中心小學,總能聽到清脆的笛聲,這笛聲中藏著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更藏著他們對未來的遐想與希望。謝謝!\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謝謝肖老師。下面有請李德鑫老師作介紹。\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347AFEC3C2764B4694CB44F3BE6B8BFFC90B2E33_size448_w721_h406.png\" alt=\"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德鑫:\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大家好,我叫李德鑫,來自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是一名“00”后,從事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工作。2022年10月,我代表國家出征世界技能大賽家具制作項目,奪得我國該項目首枚金牌。我深知“技能改變人生、匠心成就未來”,畢業后選擇留校任教。我把世賽標準融入教學,以企業真實項目帶學生實踐,還將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結合。\u003c/p>\u003cp>尤其讓我自豪的是,如今,我和團隊培養的學生不少都扎根江西家具產業一線,助力產業發展。未來,我會繼續守好講臺,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強國戰略貢獻力量!謝謝大家!\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謝謝李老師。下面有請李沐老師作介紹。\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82EDC0A2C2D5AD226C92BCCF98A568AE2C346D9_size452_w721_h406.png\" alt=\"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沐:\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大家好!我是江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的李沐,此前曾是重癥監護室護士,這份臨床經歷是我教學的珍貴實踐素材。\u003c/p>\u003cp>走上講臺后,為讓學生練就“敢上手、會應變”的本領,我將重癥真實案例改編為教學素材,通過編口訣、創護理歌、設計舞蹈化解知識難點,引入3D解剖軟件與虛擬仿真技術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水平。\u003c/p>\u003cp>我還牽頭組建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帶動教師挖掘護理領域的思政元素,就是想讓學生明白:護理不僅是技術,更是“以心換心”的事業,要牢牢樹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信念。謝謝大家!\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謝謝李老師。下面有請董玉婷老師作介紹。\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6365343911138A96AD3FC26191158F35B5697CE9_size377_w721_h406.png\" alt=\"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董玉婷:\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大家好!我是江西理工大學董玉婷,一名80后輔導員,今年是我擔任輔導員的第21年。我們學校工科生多,我便發揮音樂特長,組建合唱隊、舞蹈隊,開設音樂思政課,以音樂為鮮活載體,于潛移默化中將思政教育入腦入心。為更好守護學生心理,36歲時我開始攻讀心理學博士,畢業后創辦“樹洞小屋”工作室,幫學生化解各種心理問題。\u003c/p>\u003cp>我還參與全國輔導員工作室聯建,并成為第一批主理人。21年輔導員工作經歷,讓我始終相信教育有溫度更有力量。未來,我會繼續以愛與智慧,溫暖、賦能更多學生。謝謝大家!\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謝謝董老師。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舉手,并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好,開始。\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02FB54FCDE7AFB04657B8713FC58A4E60CDCCB8B_size421_w721_h406.png\" alt=\"新華社提問\"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新華社提問\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新華社:\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江西這片紅土地孕育了深厚的教育情懷。請問各位教師代表,對你們而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新時代江西的教育實踐中,具體意味著什么?將如何延續這份使命?\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2E16964D9FA4D7C95AF0D93E831E24584CAD61B5_size456_w721_h406.png\" alt=\"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沐:\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謝謝你的提問,我先來談談我的體會。對我來說,“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就是以紅色基因鑄魂,以專業素養賦能,為國家培養“有溫度、懂傳承、能擔當”的護理人才。我把紅色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比如暑假,我會帶學生重走紅軍護理員的足跡,去瑞金、于都等革命老區開展志愿服務,讓學生親身感悟“醫者仁心”與革命先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明白護理工作不僅是份職業,更是守護生命的責任。同時,我堅持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聚焦江西鄉村健康需求做研究:有學生發現農村留守老人用藥隨意、病情波動大,就以此為課題完成慢性病管理研究;有學生關注鄉村傳染病防控薄弱點,針對性開展調研。這種扎根實際的學習,讓學生既提升了專業能力,更樹立了服務基層、守護百姓健康的志向,我帶的學生每年至少有一篇論文獲評優秀,我也連續多年獲評優秀畢業論文指導老師。\u003c/p>\u003cp>此外,我還依托江西中醫藥優勢,在護理教學中融入中醫藥文化:比如省級一流課程《內科護理學》,我結合“天人合一”的中醫思想,按四季發病特點將課程分為“秋之葉殤”“冬之靜謐”等章節,幫學生建立中西醫融通的護理思路,既契合國家對中西醫結合高等護理人才的需求,也讓學生在傳承中醫藥文化中增強自信。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CF4C54F48B1F47DC8C75583A3382CAF9A727D74_size385_w721_h406.png\" alt=\"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董玉婷:\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我也來說說。作為扎根江西紅土地的高校輔導員,在我心中,新時代江西教育實踐里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就是以紅土地的紅色基因鑄魂,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讓他們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江西豐富的紅色資源,是我開展育人工作的“活教材”。日常工作中,我會把紅色教育融入學生成長點滴:開主題團日、班會時,組織學生看“思享薈”、聽“紅師”講紅色故事,一起討論青年擔當;和學生談心時,會借方志敏的紅色家書為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幫他們驅散迷茫、堅定信念。我還帶學生參加暑期大思政實踐,走進井岡山、于都長征出發地、小平小道等地,讓他們親手觸摸歷史,從心底筑牢愛國情、立下報國志。同時,我也注重將“紅色鑄魂”與“科技強國”結合,在黨團活動中加入產業實踐環節:帶學生走訪企業、對接實習、走進生產線,聽工程師講技術突破的故事,讓他們真切感知“專業能為國家做什么”。\u003c/p>\u003cp>比如有次帶學生參觀精密制造廠,一位技術骨干指著“中國芯”設備說“我們攻克‘卡脖子’難題”時,原本抱怨專業課枯燥的一位同學說聽了后深受觸動,后來他努力學習,還考取了國防科技大學博士。其實我做的這些,都只是一名教師該做的普通事。說到底,把這份使命堅持下去,就是要幫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導更多青年把青春力量融入國家建設、發展中。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F1BF05729D51C3A4489C89C0B952EB26C826604_size450_w721_h406.png\" alt=\"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肖惠文:\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我也來談談我的感受。作為扎根江西山區的教師,在我心中,新時代江西紅土地上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有著最樸素也最堅定的內涵:“為黨育人”是讓紅色基因通過教育浸潤孩子心田,“為國育才”是為山區孩子插上逐夢的翅膀,讓他們既能守好家鄉的根,也能飛向更廣闊的天。我們學校地處泰和縣水槎鄉——這片革命老區的土地上滿是紅色記憶。我把紅色文化揉進日常教學里,讓孩子們用笛聲演繹紅色旋律,聽家鄉的革命故事,把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刻進心里,這便是我理解的“為黨育人”。而“為國育才”,對山區孩子來說,我引入竹笛教學,不只是教吹笛,更是幫他們樹自信。\u003c/p>\u003cp>去年的10月,我們受邀前往井岡山參加省里舉辦的“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晚會”,其中學生雷玥是個性格內向的畬族女孩,平時的訓練中也表現得很膽小,演出前一個星期她主動找到我,“老師,這次演出我想上。”這一突如其來的請求驚艷到了我。她說“我想試試,想體驗在這樣的大舞臺上表演”,后來他們的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未來我會繼續做三件事:一是完善竹笛教學體系,讓更多孩子受益;二是多邀請專業人士來校指導、帶孩子走出去交流,幫他們打開視野;三是聯合其他老師開設更多藝術課,在品德培養、心理關懷上多下功夫,讓山區孩子吸收多元養分,茁壯成長。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FA9F80BDA36BEEDFA290CD32811A8375CC59DB7F_size446_w721_h406.png\" alt=\"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德鑫:\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我也來講講。對我來說,職業教育不光是教技術,更要以紅色精神鑄魂、以精湛技能賦能,讓學生既練就“能干事”的真本事,更涵養“肯擔當”的家國情懷,成長為能支撐產業發展、報效國家的新時代工匠。這些年來,我一直把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這些紅色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學里,用“紅色文化+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不怕苦、肯鉆研的工匠精神,鼓勵他們樹立“用技能報效國家”的信念。我自己就是從普通學生一步步走到世界冠軍的,這也是咱們江西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一個真實例子。\u003c/p>\u003cp>有次記者來學校采訪,看到我帶的學生從早上7點一直訓練到晚9點,便問他們“每天這樣訓練累么,是什么讓你們堅持下來的”。我的學生看了看我回答道:“我覺得李老師和之前的學長讓我們看到了技能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自己手上所學到的功夫去成為一名專業技能人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始終引導學生“以技能服務社會”,帶他們開發竹木產品幫農戶增收,去中小學講傳統木工文化,進社區幫老人修家具。讓學生明白,技能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家國的工具。\u003c/p>\u003cp>接下來,我還會借助“校賽-省賽-國賽-世賽”這樣四級比賽的體系,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讓更多的青年通過職業技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培養學生追求極致的品質,傳遞工匠精神。作為職教隊伍中的一員,我會繼續扎根在這片紅土地上,堅守教育者的初心,為江西的職業教育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12B7184FD0161B165B014ED3892E4B1A5120032D_size464_w721_h406.png\" alt=\"江西日報提問\"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日報提問\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江西日報:\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肖惠文老師扎根江西鄉村教育多年,見證了鄉村學校的變化。請問肖老師,在推進“鄉村教育振興”過程中,您覺得最需要突破的瓶頸是什么?您和團隊是如何用教育力量喚醒鄉村孩子的夢想、助力孩子全面發展的?\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0AC7C959D7A6675D0258AA0FF45F32D1A1D02DD4_size437_w721_h406.png\" alt=\"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肖惠文:\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扎根鄉村教育這些年,我親歷了學校變得越來越好:教學樓更美了、運動場地更全了,硬件設施不斷得到改善,但教育資源不均衡、師資隊伍不穩定,仍是我們推進鄉村教育振興中最需突破的瓶頸。\u003c/p>\u003cp>比如藝術教育領域,專業音美老師稀缺,導致很多學校的藝術課要么“走過場”,要么難以持續開展,這成了鄉村孩子全面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為了打破這種困境,喚醒孩子們的夢想,我和團隊一直思考如何發力:水槎鄉遍地是竹林,我們就把竹笛作為藝術教育的突破口。\u003c/p>\u003cp>我自己自學竹笛制作技藝,開設竹笛制作課,還專門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來校帶教,讓孩子們既能學吹笛,又能親手將竹子打磨成樂器,原本枯燥的音樂課變成了“動手+學藝”的課堂;我還把課堂搬到竹林、溪邊,讓笛音伴著風聲、水聲,讓孩子們在自然里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結,慢慢打開藝術視野。\u003c/p>\u003cp>為了讓竹笛教學能長久延續,我和其他老師一起編寫了校本教材,把教學步驟、練習方法細化,哪怕是非專業老師也能快速上手,有助于解決“師資不足”的難題。2023年我帶學生張繁宇中國“竹笛之鄉”——杭州銅鈴橋交流,孩子回來后對我說:“要讓更多人愛上竹笛”,后來他考上縣重點高中,還組建了竹笛興趣小組。看到他從“接觸竹笛”到“傳承熱愛”的轉變,我愈發堅信:鄉村孩子同樣渴望觸摸藝術的溫度。\u003c/p>\u003cp>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不只是教會他們吹笛、識譜的技能,更要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這便是我堅守鄉村、助力孩子全面成長最本真的初心。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2EB769ABCED0750B786FF1B71ECC59F87398FA62_size473_w721_h406.png\" alt=\"江西電臺提問\"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電臺提問\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江西電臺:\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江西正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深化產教融合。請問李德鑫老師,您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如何與企業建立緊密合作,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A61B0ADB9A780ED74923B39FFFB9E093DE7C22ED_size438_w721_h406.png\" alt=\"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德鑫:\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我們推進產教融合的核心就是讓教學與產業一線同頻共振,避免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具體來說,首先搭建了校企共建的實踐平臺——我把大師工作室直接建在家具企業生產核心區,還以技術顧問身份深度參與企業生產,由此形成“企業出題、工作室審題、師生答題”的聯動模式。這讓學生能直接走進企業生產線,學習的內容都是企業當下最需要的實操技術。同時,這些來自一線的課程資料,既能用于在校教學,還通過“新型學徒制”培訓了2.6萬人次企業員工,形成“教學-生產-培訓”的良性循環,學生適應產業需求的能力也跟著提上來了。\u003c/p>\u003cp>其次,聚焦企業痛點開展技術攻關——我們組建專項項目組,針對家具企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研發需求提供支持。近三年已為130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還同步參與了企業職工培訓。這個過程中,我把課堂延伸到車間、社區,讓學生在解決真實產業問題時,既提升技術能力,又理解企業生產邏輯,綜合職業素養自然更貼近崗位需求。\u003c/p>\u003cp>我今年帶的一位畢業生,現在在一家加工生產木質雪茄盒的企業工作,前不久聯系我說“李老師,公司最近研發了一款異形的雪茄盒,在安裝合頁的時候工人師傅總是裝不好,后來我去看了下,想起了當年你帶我下企業講到的一個方法,我再針對性改進了下,做了個模板出來效果就好了很多,也幫助公司提升了質量和效率。”聽到這時我很欣慰。實踐也證明,只有讓職業教育牢牢扎根在產業這片“沃土”里,才能真正培養出懂技術、能上手、符合企業期待的學生,他們的就業競爭力也會隨之增強。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3785F490050B9C18A98DAC880CA760F91943C1B_size473_w721_h406.png\" alt=\"江南都市報提問\"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南都市報提問\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江南都市報:\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同時也是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負責人,李沐老師,您是如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開展課程建設的,請介紹下您的課程建設經驗?\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E165BE123435280C2DD3B4AABE4007B19D17B25D_size452_w721_h406.png\" alt=\"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李沐:\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作為《急危重癥護理學》這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負責人,我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開展課程建設。\u003c/p>\u003cp>在課程設計上,我圍繞護理行業“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核心精神,將課程體系拆解為“初心篇”“大愛篇”“生命篇”三大模塊,每個模塊都以“真實案例+價值引領”為抓手。比如以往講“護理評估”,只側重病史采集步驟、注意事項等專業知識點;現在我會把真實的病歷改編成鮮活的臨床故事,讓學生跟著故事中的患者病情變化做評估,引導他們意識到:護理評估不只是“盯病癥”,更要“見患者”,理解患者的痛苦與需求,這才是護理的溫度所在。\u003c/p>\u003cp>尤其在“生命篇”教學中,我總會分享自己親歷的生命喚醒的故事,在我們科室曾經收治過一個嚴重腦外傷的小男孩,入院時已經深度昏迷,醫生都說能蘇醒過來的可能性比較小,他的父母抓著孩子的手不肯放,說哪怕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我們也暗下決定,只要孩子還有一口氣,就不能當“旁觀者”。從那時起,每次護理措施完畢,我們都會輕柔孩子的手心和他說話,我們還會在孩子耳邊放一臺收音機,循環播放他所喜愛的動畫片主題曲,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喚醒他沉睡的意識。有天凌晨,我給他做護理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眼皮動了一下,起初以為是眼花,后來反復確認,確實是微弱但明確的反應。不久之后,孩子終于蘇醒過來。學生們聽完總會紅著眼眶問:“老師,要是最后沒醒怎么辦?”我會告訴他們:“就算沒醒,我們也沒輸。因為我們讓‘敬佑生命’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在每一次揉手心的溫度里,體現在所有人心里那一句‘萬一呢’的堅持里。\u003c/p>\u003cp>多年后,一位考上護理研究生的學生給我發信息,說正是這個案例讓他堅定選擇危重癥方向,立志成為一名不光會搶救生命,更會用真心焐熱生命的護理人。我至今留存著這條短信截圖,它印證了“立德樹人”不是空洞說教——當專業知識里藏著人文溫度,當真實案例引發價值思考,就能讓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把“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職業信念刻進心里,這也是我們課程建設最核心的經驗。謝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744CC84F7BEA29873AE9C2580D83BAE776EF7DE2_size471_w721_h406.png\" alt=\"鳳凰網提問\"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鳳凰網提問\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鳳凰網:\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作為擁有多年思政教育經驗的高校輔導員,請問董玉婷老師,您如何利用多學科專長和自身多元身份優勢,做到因材施教,助力每個學生找到自身成長方向,實現個性化的成長與發展?\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6/C4B35ABEA6EA6582405B4D0481279B1E9FA84C8A_size458_w721_h406.png\" alt=\"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董玉婷:\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我覺得因材施教,其實就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下功夫——幫他們挖出身上的亮點,再把這些優點放大。我會給每個學生建一份“成長檔案”,還會為他們畫專屬的“個人畫像”,跟不同學生交流時也會用不同的方式。我也常把自己“拆開來用”:需要傾聽學生心事,就拿出心理老師的耐心;聊職業規劃,就帶出創業導師的激情;談情感共鳴,會用文藝生的感性;分析問題時,又能拿出理工科的邏輯,學生需要哪方面的支持,我就提供哪方面的幫助。\u003c/p>\u003cp>之前有個學生,編程能力很強但特別不自信。我就推薦他進了工作室,作為指導老師,我陪著他一起研發養老機器人。后來這個項目不僅在全國比賽里拿了獎,他還成功被推免為研究生,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我的這些不同身份,也像是發現學生閃光點的“不同窗口”。比如有個學生成績在中下游,自己也挺迷茫的,但我發現他在音樂創作上很有天賦。剛好我是合唱隊的指導老師,就鼓勵他在迎新晚會上表演自己的原創作品,當時他站上舞臺,眼里的光根本藏不住。之后我還幫他做了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測試,給了他一些創業方面的建議。現在,他已經成了小有名氣的獨立音樂制作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溫暖的陪伴,幫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方向,向上生長。\u003c/p>\u003cp>\u003c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u003cstrong>黎超權:\u003c/strong>\u003c/span>\u003c/p>\u003cp>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就到這里。謝謝四位代表的分享,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u003c/p>\u003cp>來源:江西省政府新聞辦\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吳琳","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9505/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9505","catename":"鳳凰網江西頻道","logo":"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50/F86BD5D2B95579CB3A28BEFA8E62676479A3460F_size8_w200_h2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江西頻道是江報傳媒集團和鳳凰新媒體進行的一體化戰略合作","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9505","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9505","eAccountId":549505,"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53826662","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9505/media","newsTime":"2025-09-05 18:44:4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西"}},"keywords":"學生,教學,江西,教師,竹笛,紅色,課程,井岡山,音樂課,泰和縣","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国产无套内射普通话对白-在线观看黄a片免费网站

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

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均由 省政府網黎穗 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均由 省政府網黎穗 攝)

江西有聲新聞發布廳第1255期: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

【直播團隊】

總監制:蘇越 直播統籌:李夢麗 信息采集、提問:黃子怡 攝像:程曲

直播熱線:0791-86847839

9月5日,江西省政府新聞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聯合舉行2025年江西省優秀教師記者見面會。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出席記者見面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主持新聞發布會。

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

省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副處長黎超權

黎超權: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記者見面會。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長期以來,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牢記初心使命,扎根教育一線,潛心教書育人,為推動我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強省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業績突出的先進典型。

今天,我們有請到四位優秀的教師代表,請他們圍繞“弘揚教育家精神 彰顯贛鄱名師風采”與大家交流。他們是: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老師,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老師,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老師,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老師。

下面,我們有請四位代表依次作一下自我介紹。首先有請肖惠文老師。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肖惠文:

大家好,我是肖惠文,一名90后音樂教師,來自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也是電影《音樂課》主角的人物原型。2014年我大學畢業,2017年選擇扎根鄉村教育一線,在水槎鄉已經堅守了8年。為了讓山區孩子也能接觸到專業的音樂教育,我把竹笛帶進課堂。我用趣味游戲教孩子們認音符,帶孩子們走進竹林聆聽笛音,一起動手制作竹笛,讓孩子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樂器。現在,走進水槎鄉中心小學,總能聽到清脆的笛聲,這笛聲中藏著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更藏著他們對未來的遐想與希望。謝謝!

黎超權:

謝謝肖老師。下面有請李德鑫老師作介紹。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李德鑫:

大家好,我叫李德鑫,來自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是一名“00”后,從事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工作。2022年10月,我代表國家出征世界技能大賽家具制作項目,奪得我國該項目首枚金牌。我深知“技能改變人生、匠心成就未來”,畢業后選擇留校任教。我把世賽標準融入教學,以企業真實項目帶學生實踐,還將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結合。

尤其讓我自豪的是,如今,我和團隊培養的學生不少都扎根江西家具產業一線,助力產業發展。未來,我會繼續守好講臺,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強國戰略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黎超權:

謝謝李老師。下面有請李沐老師作介紹。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李沐:

大家好!我是江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的李沐,此前曾是重癥監護室護士,這份臨床經歷是我教學的珍貴實踐素材。

走上講臺后,為讓學生練就“敢上手、會應變”的本領,我將重癥真實案例改編為教學素材,通過編口訣、創護理歌、設計舞蹈化解知識難點,引入3D解剖軟件與虛擬仿真技術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水平。

我還牽頭組建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帶動教師挖掘護理領域的思政元素,就是想讓學生明白:護理不僅是技術,更是“以心換心”的事業,要牢牢樹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信念。謝謝大家!

黎超權:

謝謝李老師。下面有請董玉婷老師作介紹。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董玉婷:

大家好!我是江西理工大學董玉婷,一名80后輔導員,今年是我擔任輔導員的第21年。我們學校工科生多,我便發揮音樂特長,組建合唱隊、舞蹈隊,開設音樂思政課,以音樂為鮮活載體,于潛移默化中將思政教育入腦入心。為更好守護學生心理,36歲時我開始攻讀心理學博士,畢業后創辦“樹洞小屋”工作室,幫學生化解各種心理問題。

我還參與全國輔導員工作室聯建,并成為第一批主理人。21年輔導員工作經歷,讓我始終相信教育有溫度更有力量。未來,我會繼續以愛與智慧,溫暖、賦能更多學生。謝謝大家!

黎超權:

謝謝董老師。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舉手,并通報一下所在新聞機構。好,開始。

新華社提問

新華社提問

新華社:

江西這片紅土地孕育了深厚的教育情懷。請問各位教師代表,對你們而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新時代江西的教育實踐中,具體意味著什么?將如何延續這份使命?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李沐:

謝謝你的提問,我先來談談我的體會。對我來說,“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就是以紅色基因鑄魂,以專業素養賦能,為國家培養“有溫度、懂傳承、能擔當”的護理人才。我把紅色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比如暑假,我會帶學生重走紅軍護理員的足跡,去瑞金、于都等革命老區開展志愿服務,讓學生親身感悟“醫者仁心”與革命先輩“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明白護理工作不僅是份職業,更是守護生命的責任。同時,我堅持引導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聚焦江西鄉村健康需求做研究:有學生發現農村留守老人用藥隨意、病情波動大,就以此為課題完成慢性病管理研究;有學生關注鄉村傳染病防控薄弱點,針對性開展調研。這種扎根實際的學習,讓學生既提升了專業能力,更樹立了服務基層、守護百姓健康的志向,我帶的學生每年至少有一篇論文獲評優秀,我也連續多年獲評優秀畢業論文指導老師。

此外,我還依托江西中醫藥優勢,在護理教學中融入中醫藥文化:比如省級一流課程《內科護理學》,我結合“天人合一”的中醫思想,按四季發病特點將課程分為“秋之葉殤”“冬之靜謐”等章節,幫學生建立中西醫融通的護理思路,既契合國家對中西醫結合高等護理人才的需求,也讓學生在傳承中醫藥文化中增強自信。謝謝!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董玉婷:

我也來說說。作為扎根江西紅土地的高校輔導員,在我心中,新時代江西教育實踐里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就是以紅土地的紅色基因鑄魂,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讓他們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江西豐富的紅色資源,是我開展育人工作的“活教材”。日常工作中,我會把紅色教育融入學生成長點滴:開主題團日、班會時,組織學生看“思享薈”、聽“紅師”講紅色故事,一起討論青年擔當;和學生談心時,會借方志敏的紅色家書為他們堅定理想信念,幫他們驅散迷茫、堅定信念。我還帶學生參加暑期大思政實踐,走進井岡山、于都長征出發地、小平小道等地,讓他們親手觸摸歷史,從心底筑牢愛國情、立下報國志。同時,我也注重將“紅色鑄魂”與“科技強國”結合,在黨團活動中加入產業實踐環節:帶學生走訪企業、對接實習、走進生產線,聽工程師講技術突破的故事,讓他們真切感知“專業能為國家做什么”。

比如有次帶學生參觀精密制造廠,一位技術骨干指著“中國芯”設備說“我們攻克‘卡脖子’難題”時,原本抱怨專業課枯燥的一位同學說聽了后深受觸動,后來他努力學習,還考取了國防科技大學博士。其實我做的這些,都只是一名教師該做的普通事。說到底,把這份使命堅持下去,就是要幫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導更多青年把青春力量融入國家建設、發展中。謝謝!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肖惠文:

我也來談談我的感受。作為扎根江西山區的教師,在我心中,新時代江西紅土地上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有著最樸素也最堅定的內涵:“為黨育人”是讓紅色基因通過教育浸潤孩子心田,“為國育才”是為山區孩子插上逐夢的翅膀,讓他們既能守好家鄉的根,也能飛向更廣闊的天。我們學校地處泰和縣水槎鄉——這片革命老區的土地上滿是紅色記憶。我把紅色文化揉進日常教學里,讓孩子們用笛聲演繹紅色旋律,聽家鄉的革命故事,把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刻進心里,這便是我理解的“為黨育人”。而“為國育才”,對山區孩子來說,我引入竹笛教學,不只是教吹笛,更是幫他們樹自信。

去年的10月,我們受邀前往井岡山參加省里舉辦的“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晚會”,其中學生雷玥是個性格內向的畬族女孩,平時的訓練中也表現得很膽小,演出前一個星期她主動找到我,“老師,這次演出我想上。”這一突如其來的請求驚艷到了我。她說“我想試試,想體驗在這樣的大舞臺上表演”,后來他們的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未來我會繼續做三件事:一是完善竹笛教學體系,讓更多孩子受益;二是多邀請專業人士來校指導、帶孩子走出去交流,幫他們打開視野;三是聯合其他老師開設更多藝術課,在品德培養、心理關懷上多下功夫,讓山區孩子吸收多元養分,茁壯成長。謝謝!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李德鑫:

我也來講講。對我來說,職業教育不光是教技術,更要以紅色精神鑄魂、以精湛技能賦能,讓學生既練就“能干事”的真本事,更涵養“肯擔當”的家國情懷,成長為能支撐產業發展、報效國家的新時代工匠。這些年來,我一直把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這些紅色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學里,用“紅色文化+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不怕苦、肯鉆研的工匠精神,鼓勵他們樹立“用技能報效國家”的信念。我自己就是從普通學生一步步走到世界冠軍的,這也是咱們江西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一個真實例子。

有次記者來學校采訪,看到我帶的學生從早上7點一直訓練到晚9點,便問他們“每天這樣訓練累么,是什么讓你們堅持下來的”。我的學生看了看我回答道:“我覺得李老師和之前的學長讓我們看到了技能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我們也希望可以通過自己手上所學到的功夫去成為一名專業技能人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始終引導學生“以技能服務社會”,帶他們開發竹木產品幫農戶增收,去中小學講傳統木工文化,進社區幫老人修家具。讓學生明白,技能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家國的工具。

接下來,我還會借助“校賽-省賽-國賽-世賽”這樣四級比賽的體系,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讓更多的青年通過職業技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培養學生追求極致的品質,傳遞工匠精神。作為職教隊伍中的一員,我會繼續扎根在這片紅土地上,堅守教育者的初心,為江西的職業教育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江西日報提問

江西日報提問

江西日報:

肖惠文老師扎根江西鄉村教育多年,見證了鄉村學校的變化。請問肖老師,在推進“鄉村教育振興”過程中,您覺得最需要突破的瓶頸是什么?您和團隊是如何用教育力量喚醒鄉村孩子的夢想、助力孩子全面發展的?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泰和縣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

肖惠文:

扎根鄉村教育這些年,我親歷了學校變得越來越好:教學樓更美了、運動場地更全了,硬件設施不斷得到改善,但教育資源不均衡、師資隊伍不穩定,仍是我們推進鄉村教育振興中最需突破的瓶頸。

比如藝術教育領域,專業音美老師稀缺,導致很多學校的藝術課要么“走過場”,要么難以持續開展,這成了鄉村孩子全面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為了打破這種困境,喚醒孩子們的夢想,我和團隊一直思考如何發力:水槎鄉遍地是竹林,我們就把竹笛作為藝術教育的突破口。

我自己自學竹笛制作技藝,開設竹笛制作課,還專門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來校帶教,讓孩子們既能學吹笛,又能親手將竹子打磨成樂器,原本枯燥的音樂課變成了“動手+學藝”的課堂;我還把課堂搬到竹林、溪邊,讓笛音伴著風聲、水聲,讓孩子們在自然里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結,慢慢打開藝術視野。

為了讓竹笛教學能長久延續,我和其他老師一起編寫了校本教材,把教學步驟、練習方法細化,哪怕是非專業老師也能快速上手,有助于解決“師資不足”的難題。2023年我帶學生張繁宇中國“竹笛之鄉”——杭州銅鈴橋交流,孩子回來后對我說:“要讓更多人愛上竹笛”,后來他考上縣重點高中,還組建了竹笛興趣小組。看到他從“接觸竹笛”到“傳承熱愛”的轉變,我愈發堅信:鄉村孩子同樣渴望觸摸藝術的溫度。

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不只是教會他們吹笛、識譜的技能,更要在他們心里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這便是我堅守鄉村、助力孩子全面成長最本真的初心。謝謝!

江西電臺提問

江西電臺提問

江西電臺:

江西正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深化產教融合。請問李德鑫老師,您在職業教育教學中,如何與企業建立緊密合作,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家具學院青年教師李德鑫

李德鑫:

在職業教育教學中,我們推進產教融合的核心就是讓教學與產業一線同頻共振,避免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具體來說,首先搭建了校企共建的實踐平臺——我把大師工作室直接建在家具企業生產核心區,還以技術顧問身份深度參與企業生產,由此形成“企業出題、工作室審題、師生答題”的聯動模式。這讓學生能直接走進企業生產線,學習的內容都是企業當下最需要的實操技術。同時,這些來自一線的課程資料,既能用于在校教學,還通過“新型學徒制”培訓了2.6萬人次企業員工,形成“教學-生產-培訓”的良性循環,學生適應產業需求的能力也跟著提上來了。

其次,聚焦企業痛點開展技術攻關——我們組建專項項目組,針對家具企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研發需求提供支持。近三年已為130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還同步參與了企業職工培訓。這個過程中,我把課堂延伸到車間、社區,讓學生在解決真實產業問題時,既提升技術能力,又理解企業生產邏輯,綜合職業素養自然更貼近崗位需求。

我今年帶的一位畢業生,現在在一家加工生產木質雪茄盒的企業工作,前不久聯系我說“李老師,公司最近研發了一款異形的雪茄盒,在安裝合頁的時候工人師傅總是裝不好,后來我去看了下,想起了當年你帶我下企業講到的一個方法,我再針對性改進了下,做了個模板出來效果就好了很多,也幫助公司提升了質量和效率。”聽到這時我很欣慰。實踐也證明,只有讓職業教育牢牢扎根在產業這片“沃土”里,才能真正培養出懂技術、能上手、符合企業期待的學生,他們的就業競爭力也會隨之增強。謝謝!

江南都市報提問

江南都市報提問

江南都市報:

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同時也是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負責人,李沐老師,您是如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開展課程建設的,請介紹下您的課程建設經驗?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江西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護理學院黨委委員李沐

李沐:

作為《急危重癥護理學》這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負責人,我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開展課程建設。

在課程設計上,我圍繞護理行業“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核心精神,將課程體系拆解為“初心篇”“大愛篇”“生命篇”三大模塊,每個模塊都以“真實案例+價值引領”為抓手。比如以往講“護理評估”,只側重病史采集步驟、注意事項等專業知識點;現在我會把真實的病歷改編成鮮活的臨床故事,讓學生跟著故事中的患者病情變化做評估,引導他們意識到:護理評估不只是“盯病癥”,更要“見患者”,理解患者的痛苦與需求,這才是護理的溫度所在。

尤其在“生命篇”教學中,我總會分享自己親歷的生命喚醒的故事,在我們科室曾經收治過一個嚴重腦外傷的小男孩,入院時已經深度昏迷,醫生都說能蘇醒過來的可能性比較小,他的父母抓著孩子的手不肯放,說哪怕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我們也暗下決定,只要孩子還有一口氣,就不能當“旁觀者”。從那時起,每次護理措施完畢,我們都會輕柔孩子的手心和他說話,我們還會在孩子耳邊放一臺收音機,循環播放他所喜愛的動畫片主題曲,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喚醒他沉睡的意識。有天凌晨,我給他做護理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眼皮動了一下,起初以為是眼花,后來反復確認,確實是微弱但明確的反應。不久之后,孩子終于蘇醒過來。學生們聽完總會紅著眼眶問:“老師,要是最后沒醒怎么辦?”我會告訴他們:“就算沒醒,我們也沒輸。因為我們讓‘敬佑生命’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在每一次揉手心的溫度里,體現在所有人心里那一句‘萬一呢’的堅持里。

多年后,一位考上護理研究生的學生給我發信息,說正是這個案例讓他堅定選擇危重癥方向,立志成為一名不光會搶救生命,更會用真心焐熱生命的護理人。我至今留存著這條短信截圖,它印證了“立德樹人”不是空洞說教——當專業知識里藏著人文溫度,當真實案例引發價值思考,就能讓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把“尊重生命、守護健康”的職業信念刻進心里,這也是我們課程建設最核心的經驗。謝謝!

鳳凰網提問

鳳凰網提問

鳳凰網:

作為擁有多年思政教育經驗的高校輔導員,請問董玉婷老師,您如何利用多學科專長和自身多元身份優勢,做到因材施教,助力每個學生找到自身成長方向,實現個性化的成長與發展?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江西理工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董玉婷

董玉婷:

我覺得因材施教,其實就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下功夫——幫他們挖出身上的亮點,再把這些優點放大。我會給每個學生建一份“成長檔案”,還會為他們畫專屬的“個人畫像”,跟不同學生交流時也會用不同的方式。我也常把自己“拆開來用”:需要傾聽學生心事,就拿出心理老師的耐心;聊職業規劃,就帶出創業導師的激情;談情感共鳴,會用文藝生的感性;分析問題時,又能拿出理工科的邏輯,學生需要哪方面的支持,我就提供哪方面的幫助。

之前有個學生,編程能力很強但特別不自信。我就推薦他進了工作室,作為指導老師,我陪著他一起研發養老機器人。后來這個項目不僅在全國比賽里拿了獎,他還成功被推免為研究生,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我的這些不同身份,也像是發現學生閃光點的“不同窗口”。比如有個學生成績在中下游,自己也挺迷茫的,但我發現他在音樂創作上很有天賦。剛好我是合唱隊的指導老師,就鼓勵他在迎新晚會上表演自己的原創作品,當時他站上舞臺,眼里的光根本藏不住。之后我還幫他做了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測試,給了他一些創業方面的建議。現在,他已經成了小有名氣的獨立音樂制作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種子,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溫暖的陪伴,幫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方向,向上生長。

黎超權:

時間關系,答記者問就到這里。謝謝四位代表的分享,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見面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江西省政府新聞辦